開始接觸巴赫鍵盤與器樂獨奏作品時,常為他那自在流動的音符和縱橫對位的旋律所迷惑,唯獨《郭德堡變奏曲》BWV 988和《無伴奏大提琴組曲》BWV 1007-1012自始就吸引著我不斷聆聽,因此至今各自蒐羅十個以上的演奏版本,建議大家也和我一樣由此入門,一窺巴赫音樂的堂奧。
著名的反佛朗哥獨裁政權人道主義者,傳奇西班牙大提琴家卡薩爾斯 (Pablo Casals 1876~1973) 於1888年在寄賣店發現巴赫無伴奏大提琴樂譜,獨自每日練習鑽研了十二年,25歲時才有勇氣公開演奏此曲,經由他的不懈努力,以一人之力將大提琴提昇至與鋼琴和小提琴比肩的獨奏地位;就這樣再歷經了漫長的三十五年,經HMV唱片公司知名經紀人Fred Gaisberg不斷地遊說下,終於首肯進錄音室在1936年錄下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這歷史地位無可逾越的經典里程碑(1936~39, EMI CHS 761027 2)。
Pablo Casals plays Bach(1936~39, EMI CHS 761027 2)
謹節錄大師對巴赫的禮讚於下:
The miracle of Bach has not appeared in any other art.
To strip human nature until its divine attributes are made clear,
to inform ordinary activities with spiritual fervor,
to give wings of eternity to that which is most ephemeral,
to make divine things human and human things divine;
this is Bach, the greatest and purest moment in music of all time.
由於巴赫慣用複音方式呈現音樂的深刻性,即使寫單音音樂也仍很複雜,使得他的世俗音樂令人產生宗教的感覺,這就是所謂巴赫「能為神聖之處賦予人性、亦能將世俗之事昇華聖化」,在聆聽莫札特的宗教音樂和歌劇作品時,也常給我帶來這樣的感動;然而大師卡薩爾斯對巴赫音樂的這段讚詞中最讓我欣喜的是,文末形容「巴赫的音樂是古往今來最偉大最純粹的時刻」,與我前文所言巴赫的純粹美感源自於最單純的配器和型式不謀而合,更加增添了我聆賞巴赫作品的信心與喜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