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870年以前,布拉姆斯的作品多限於室內樂或合唱曲目上面,但是他也處心積慮地希望在管弦樂的作品上有所突破。最早出現的大型管弦樂作品,是在18541858年間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但是演出之後的反應並不好,一直到了1870年之後,布拉姆斯才又再度嚐試寫管弦樂曲目。


1873年,他以試驗性的心情寫了「海頓主題變奏曲」,此曲的成功令他重拾寫作管弦樂作品的信心,接下來就完成了第一號及第二號交響曲,1878年著手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在動手開始寫鋼琴協奏曲不久,他又轉移目標,把完全的精神投入小提琴協奏曲的創作。


以變奏曲為鋼琴創作的主軸在雙鋼琴編制的《海頓主題變奏曲》(Op. 56b)劃下輝煌的句點,此版本應該早於眾所皆知的管弦樂版(Op. 56a)。雙鋼琴版本結束了一個燦爛的創作時期,管弦樂的版本卻開啟了一條充滿信心的道路,布拉姆斯自此已能掌握管弦樂的寫作技法,創作了一連串石破天驚鼎足浪漫時期的管弦樂作品。


克拉拉於初次聆聽布拉姆斯彈奏自己寫作的鋼琴奏鳴曲時,便慧眼視英雄地在日記寫下:「他為我們演奏他自己寫的奏鳴曲、詼諧曲和其他一些曲子,這些樂曲表現出豐富的想像力、深厚的感情和對曲式的駕馭能力。羅伯(註:舒曼的名字)說,實在無法再增減什麼。他為我們的演奏是那麼爐火純青,讓人感覺他是好心的上帝特別訂做的。他有遠大的前程,因為一旦他開始創作管弦樂曲,他將會為他的天賦找到第一個真實的創作領域。




由蕭提與普萊亞演出的雙鋼琴版本, Op.56b


《海頓主題變奏曲,作品56a Variations on a Theme by Haydn Op .56a


1859 維也納愛樂協會古書藏書館館員卡爾˙波爾(Carl Pohl )提供一個推測來自海頓的樂章曲譜,主題來自1780年海頓以奧地利朝聖歌曲『聖安東尼聖歌』 (St. Anthony Chorale) 寫成的一首管樂嬉遊曲。


1873年布拉姆斯正是採用這個古老主題的為素材,寫成了《海頓主題變奏曲Op. 56a》,由此可充分看出他崇尚古道的程度,第一變奏立即遠距跳脫主題的大膽手法,更完全展示他變奏技法的純熟與信心。全曲展現驚人的完成度,曲終尾聲那壯麗的《帕薩加利亞舞曲》(Passacaglia)賦格足以與巴赫、貝多芬的同類作品並駕其驅而毫不遜色,也預示了《第四號交響曲, Op. 98》第四樂章那精煉宏大的《夏康舞曲》(Chaconne)終將到來。


 



海頓主題變奏曲,作品56a


nTheme   2/4 拍子 來自海頓以『聖安東尼聖歌』寫成的一首嬉遊曲


nVar.1:全面改變和聲、旋律和節奏,將主題模糊化後再出發


nVar.2:帶附點的強烈律動


nVar.3:配器轉換頻仍,旋律線悠長的古典圖案


nVar.4:小調的陰鬱變奏,由木管上行弦樂下行中交錯展開


nVar.5:狂風掃過,主題旋律再現,但快到難以分句


nVar.6:回到明確節奏,旋律更近原始主題


nVar.7:西西里舞曲之節拍結構,古老的安詳曲調


nVar.8:陰暗詭異中輕輕晃動的小調,被稱為「幽靈變奏」


nCODA:低音部保持固有節奏,高音部變化的複調 Passacaglia


CODA《帕薩加利亞舞曲》Passacaglia


n{ Theme:安靜而莊嚴的低音提琴 }


nVar.1:第二小提琴以下的弦樂部


nVar.2:加入木管對位模倣


nVar.3:高音域的弦樂加入對位


nVar.4:斷奏對位模倣


nVar.5:斷奏單音旋律加入定音鼓


nVar.6:斷奏


nVar.7:減值加速


nVar.8:更有力的減值加速


nVar.9:撥弦


nVar.10:無低音但旋律仍在,雙簧管.


nVar.11:無低音但旋律仍在,木管群


nVar.12:無低音但旋律仍在,長笛.


nVar.13:很漂亮的撥弦


nVar.14:小調. 雙簧管.


nVar.15:小調. 雙簧管. 長笛.


nVar.16:小調. 大提琴. 長笛. 法國號


nVar.17:加入三角鐵喚回旋律主題


nCODA:漫長的變奏再變奏後終於衝向了終點




由已故大師朱里尼指揮演出的管弦樂版, Op.56a


本曲展露出嫻熟精深的作曲技巧,以及對古典音樂文化的深刻理解。1873 寫在第一號交響曲竣筆前夕,是作曲家進入交響曲創作時期的準備,因此有人稱本曲為布拉姆斯交響曲創作之前奏曲。


布拉姆斯以其精湛的作曲技巧及磅礡的氣勢,讓如此平庸的主題完全變貌,漫長的變奏再變奏一點也不讓人覺得不耐冗長,想起大文豪蕭伯納讚嘆布拉姆斯的經典名言:


"It is a verbosity which outfaces its commonplaceness by dint of sheer magnitude."


George Bernard Shaw on Brahms' Music  -The Star, 1892


其音樂以純然之磅礡氣勢超越其所失之冗長


蕭伯納對布拉姆斯音樂之評論   - 1892年刊於星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愛音樂的非音樂人 的頭像
    愛音樂的非音樂人

    珍珠村民愛樂人

    愛音樂的非音樂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