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布拉姆斯與姚阿幸


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77Violin Concerto in D, Op.77


布拉姆斯與姚阿幸


身為一代小提琴大師的姚阿幸,


一直希望布拉姆斯能夠寫一首小提琴協奏曲讓他演奏,


但是早先對於管弦樂曲不是很有把握的布拉姆斯卻猶豫不決,


一直到他完成了兩首交響曲之後,他才在1878年動手寫這首小提琴協奏曲。


對於不熟悉小提琴演奏的布拉姆斯來說,


要寫一首能夠適合於小提琴家演奏的曲目並不是很容易,


姚阿幸便成為他諮詢的最好對象。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之創作過程


一直習慣於變化多端鋼琴音樂的布拉姆斯,


對於要如何把一個以單音為表現基本的小提琴曲,寫得生氣盎然靈活動聽,


是他寫這首協奏曲時最為注重的部份之一。


他以抽象式的想像來寫出心中理想的小提琴獨奏部份,


但是由於自己並不會演奏小提琴,


在所知有限的情形下,往往會寫出不合於常態性演奏技法的樂段,


為了了解小提琴表現的手法,布拉姆斯只有向姚阿幸討教。


 


然而僅能夠抽象式地想像小提琴的表現方法,


往往讓布拉姆斯不經意的寫出一大段極為困難的獨奏,


其艱難的程度連小提琴大師如姚阿幸者,都感到困難重重。


姚阿幸一直建議布拉姆斯能夠簡化部份的音樂,


但是布拉姆斯對於姚阿幸的意見卻一直無動於衷。


 


1878.9 為了能夠更仔細的討論這個作品,


姚阿幸動身前往布拉姆斯在Portschach渡假寫曲的住處,


結果二人為了這個作品你來我往,各執己見。


 



姚阿幸的影響


姚阿幸離開了之後,二人便以書信往來的方式討論這個作品。


此曲在一八七八年完成,布拉姆斯把其中第一樂章的獨奏部份寄給姚阿幸,


布拉姆斯寫道:「我實在不知道你會對這個獨奏部份有些什麼意見,


我當然很希望在不破壞作品的品質的情形之下,你能夠改正它,


如果你覺得有的樂段不值得出現在小提琴協奏曲裡,你就大方的告訴我,


如果你能把其中困難的、或者無法演奏的部份替我標示出來,我會很感激。」


 


姚阿幸回信道:「每當我想到你正在寫一首小提琴協奏曲,


而且是四個樂章的曲子,我就覺得特別的興奮,


我仔細地看過你寄來的樂譜,改正了一些音符加入了一些變化,


但是在沒有管弦樂譜的情形之下,我實在沒有什麼太多可以做的,


然而,我還是想法子檢視過大部份,裡頭真的有很多極不錯的地方,


只是小提琴家是否能在音樂廳裡舒服地演奏出這樣一首曲子,尚有待觀察。」


 


布拉姆斯在完成了所有的音樂之後,還是對這個曲子不甚滿意,


他仔細地看過其中的第二與第三樂章之後,決定把它們從音樂裡剔除,


而另外寫了一個慢板樂章代替,如此便形成現在的三個樂章形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愛音樂的非音樂人 的頭像
    愛音樂的非音樂人

    珍珠村民愛樂人

    愛音樂的非音樂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