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古典音樂 (11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愛音樂的非音樂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音樂的非音樂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看到樂友小靜的回應! 如果不能從頭聆聽, 4647 首一定要順著聽下去, 46首中彼得三次不認主後奪門痛哭, 這一段福音使者的宣敘調非常精采, 道盡人性的軟弱與不堪, 接著小提琴一出來, 情緒會跟著潰堤而出, 我在Rilling 的導聆現場演出時, 這一段我從頭哭到尾, 我坐第一排, 幾位主唱就在我面前, 但我真的無法控制自己的淚水, 如同女中音唱出的歌詞一般.對於巴赫音樂撼動人心的巨大能量感同身受,又激發發了一些想法,在此略作補述:

愛音樂的非音樂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中音在歌劇中不但很難當到女主角,而且通常都是以反派、背叛、反串、或者不顯眼的配角形象出現。但在巴赫的神劇《馬太受難曲》裏,女中音卻有一首讓所有唱歌的人都嫉妒的詠歎調,因為沒有一首詠歎調是像這首如此的把天的慈悲與地的謙卑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有人打趣著說在幾近冗長難耐的樂曲進行中,許多進音樂廳的觀眾耐著性子等待的正是這首女中音名曲,這情況有點像是在聽《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歷經前三個樂章的考驗,還得再忍受第四樂章那漫長拖杳的導奏,才終於盼到那足以令人心舒緩昇華,與《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之「歡樂頌」齊名比肩的第一主題群。


愛音樂的非音樂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愛音樂的非音樂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愛音樂的非音樂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音樂的非音樂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音樂的非音樂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周日拜訪花蓮的友人,分享近期聆聽華格納《尼貝龍根指環》Wagner : Der Ring des Nibelungen 樂劇的心得;相信有心試圖聽懂指環的人,第一步的共同選擇應該是蕭提指揮維也納愛樂的Decca大套裝指環,當年在名製作人John Culshaw (1924~80)意志貫徹下錄製完成,傳說耗費的財力和資源竟龐大到引發Decca整個公司的財務危機,為了錄製一套唱片不計成本的態度,實在不是現今唱片公司只為營利只求生存的短視做法所能想像,但也正因為這樣追求完美的究極精神,才得以造就了這座散放著萬丈光芒的歷史豐碑。


愛音樂的非音樂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愛音樂的非音樂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音樂的非音樂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以管弦歌曲與諸交響曲交織運用成就一個世界的馬勒九大交響曲


愛音樂的非音樂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愛音樂的非音樂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愛音樂的非音樂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音樂的非音樂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愛音樂的非音樂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古斯塔夫·馬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 不只是奧地利晚期浪漫主義作曲家,更是提倡革新的指揮家,他的理論、技巧至今仍使用。他時常說:「傳統只是傷感。」,還要求大量排練曲目;即使這麼做讓公演品質比過去更為精進,終究導致馬勒與樂團之間關係緊張。


愛音樂的非音樂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音樂的非音樂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愛音樂的非音樂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愛音樂的非音樂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